上海小屋
主页 > 娱乐新闻 > 娱乐评论

宫斗剧为何在现代社会如此吃香?

发布时间:2015-01-25 15:56:37

《武媚娘传奇》

煌煌80集的电视连续剧《武媚娘传奇》热播,收视率稳坐卫视黄金档电视剧冠军宝座。其华美的画面、跌宕的情节、喧闹的话题,引发了众多争议,也越发耐人寻味:为什么在现代社会,后宫争斗却拥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? 斗争逻辑的盲从教条 香港tvb于2004年拍摄的《金枝欲孽》被称为宫斗剧的始祖和经典。中国内地的宫斗剧集大热则从2010年的《美人心计》开始,一次次掀起收视热潮。《后宫·甄嬛传》上映后不但收视高企,更被美、日多国引进,引起广泛关注。 纵观十年宫斗剧,“斗”是金科玉律,贯穿始终。这些宫斗剧虽置于历史背景下,但一般不过多反映历史洪流,而是着力于后宫权争和情感纠葛。《武媚娘传奇》,可谓集“斗”之大全,陷害、背叛等一出接着一出,残忍与阴险让人齿冷。处处是陷阱,处处是地狱……这种事无巨细、加油添醋的渲染,残忍而令人绝望,阴郁而令人窒息。这种争斗没有任何底线,更说不上有原则,电视剧几乎成为一种花样百出的权谋展示,甚至一种探微猎奇的战术炫耀,显得格外盲从教条。 个体意识的单薄羸弱 宫斗剧当然要塑造人物,不过,这些人物虽然有的霸道跋扈,有的顺从安命,但个体意识往往都比较单薄羸弱。《金枝欲孽》的主人公还有一定追求,但tvb后期的宫斗剧则并无新突破。大陆宫斗剧则基本山寨tvb,人物形象往往个性泯灭。《后宫·甄嬛传》还算有所突破,甄嬛在长期的后宫争斗过程中,对自己的角色和命运有一定的认知,体现了深刻的悲剧性。《武媚娘传奇》试图塑造一个“不一样”的武媚娘,并强化主人公的个体意识,不过,令人遗憾的是,这一形象的“励志”功能却苍白无力。 剧中,武媚娘在面对各种算计与陷害时,始终保持“善良”与“无辜”,却往往迎来峰回路转,最终登上权力高峰并收获“爱情”。只是,这样的情节过于牵强,很难想象近乎“傻”的武媚娘在险恶环境中如何生存。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之间无法平衡,也成为该剧无法跨越的难题。不过,对很多观众来说,接受一个单纯、弱势的武媚娘似乎在情感上更加顺理成章。 文化选择的进退失据 香港tvb拍摄的宫斗剧,虽然也充斥着一个“斗”字,但在文化选择上往往比较明确,那就是对爱情的执着坚守,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。欧美也有“宫斗剧”,《纸牌屋》,深刻揭露了美国两党政治的弊端和政客的丑陋,用虚构人物影射政治问题。相比较而言,大陆不少宫斗剧,在文化选择上则显得进退失据: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缺乏审视,另一方面对现代文明欲迎还拒。 宫斗剧虽也不时反映皇权的冷酷与无情,但随着情节的推动,一些人物纷纷对皇权顶礼膜拜,主创人员甚至把爱情的永恒性和皇权的绝对性进行“同构”,观众在沉迷于爱情的同时,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对皇权的赞美。《武媚娘传奇》在这方面走得更远,几个皇帝简直是“高帅富”的原型! 如何接洽现代文明,也是很多宫斗剧的短腿。《武媚娘传奇》没有现代文明的烛照,比如说对禁锢秩序的反抗与反思,对自身命运的审视与追求。电视剧中,也反映了太监瑞安和丫鬟文娘以及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爱情,体现了一丝暖色,但这样的努力只是浅尝辄止,无法承担文化选择的重任。 价值重塑的茫然无措 “只有成败,没有对错”,是《武媚娘传奇》中许多人物的“口头禅”,其实这也是宫斗剧的“核心价值观”。“人人都是迫害者,人人都是受害者”的后宫,无疑是个丛林。宫斗剧本该在价值重塑上大有作为,但很多宫斗剧恰恰在这方面茫然无措,无限渲染不择手段的“成败”,却没有对“对错”的追问。当下,社会潜规则盛行,很多人在看宫斗剧的时候竟有强烈“代入感”,甚至能“以资借鉴”!宫斗剧就这样成了一个迷幻剂,很多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。 可以预见的是,作为一种电视剧类型,宫斗剧还会拍下去,挖掘深刻的人性,体现深沉的命运感与历史感,宫斗剧其实可以大有可为。但如何在电视剧中体现深厚的文化审美,如何重塑充满现代意识的价值观,这是宫斗剧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。
  • 上一篇:《武媚娘传奇》和《甄嬛传》相比谁更胜一筹?
  • 下一篇:宫斗剧的文化套路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