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小屋
主页 > 国内新闻 > 甘肃新闻

【网络媒体走转改】革命老区庆阳:扶贫路上有“针”功夫

发布时间:2016-10-07 13:14:10

【网络媒体走转改】革命老区庆阳:扶贫路上有“针”功夫

“义渠戎国”—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。(记者韦德占/摄)

【网络媒体走转改】革命老区庆阳:扶贫路上有“针”功夫

“义渠戎国”陈列的民俗文化艺术品。(记者韦德占/摄)

每日甘肃网西峰讯(记者韦德占 实习生张珊)在这个秋高气和的季节里,位于天下黄土第一原——董志塬腹地的甘肃庆阳市西峰区,农村妇女们眼下都在飞针走线制作香包。近日,“长征路上奔小康”网络媒体“走转改”大型采访活动走进了庆阳“义渠戎国”—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,探寻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。

【网络媒体走转改】革命老区庆阳:扶贫路上有“针”功夫

董志塬腹地的西峰区农村妇女们正在飞针走线制作香包。(记者韦德占/摄)

【网络媒体走转改】革命老区庆阳:扶贫路上有“针”功夫

记者探寻民俗文化艺术品的奥秘。(记者韦德占/摄)

【网络媒体走转改】革命老区庆阳:扶贫路上有“针”功夫

“义渠戎国”陈列的民俗文化艺术品。(记者韦德占/摄)

“软文化”变身“硬产业” “基地+农业”文化扶贫出新招

记者走进“义渠戎国”—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时,看到一个个精致的手工艺品整齐地摆放在橱窗内,活灵活现、独具一格。“不少妇女走出家门,在基地的集中培训下从事基地内部服务、香包刺绣制作、苗木培育等工作,有力的带动了肖金村及周边的经济发展,解决了10多户贫困户的致富难题。”甘肃省收藏协会理事张仁民介绍道。

据了解,该基地积极响应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人文甘肃的号召投资建设,至2015年已经投入使用的有庆阳仁民香包民俗博物馆、古典家具展厅、文化集市、农家书屋等。基地从建设之初,始终坚持立足于农村、扎根农村、造福农村,开辟了“基地+农业”的扶贫新模式,组织当地困难群众发展香包、刺绣等民俗文化产业。

为了保持庆阳香包的本真性和完整性,该基地组织整理、摹绘传统刺绣图案,研究精致香包的刺绣针法,不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培训,提高香包的缝制技术。此外,基地依托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,大力开拓香包市场,将产业做成品牌,扩大市场。

“要想把庆阳香包从‘软文化’做成‘硬产业’,必须从战略战术两步实施,要坚持‘请进来’的战略,创新发展机制,组建团队,树立精品意识,走产业与生态和谐共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”张仁民告诉记者,要把庆阳香包做成产业,还需要结合实际,保护与开发并举。

近年来,西峰区全面落实文化扶持政策,以民间艺术产品为主导,面向市场,开发精品,壮大产业,开发创作能够体现民俗风格的优秀品牌,全力打造民俗文化产业园、中国·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民俗文化发展平台。

【网络媒体走转改】革命老区庆阳:扶贫路上有“针”功夫

“义渠戎国”陈列的民俗文化艺术品。(记者韦德占/摄)

【网络媒体走转改】革命老区庆阳:扶贫路上有“针”功夫

采访团记者走进庆阳“义渠戎国”,探寻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。(记者韦德占/摄)

政府搭台 让庆阳香包“走出去”

“以前一年卖香包只能挣几百元,自从有了香包节、农耕文化节后少说也能挣几千元。”作为民俗文化传承人的“义渠戎国”刘兰芳,见证了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。

武小会刚刚加入基地不久,可她做的香包已经被卖出去了不少。武小会说:“我利用农闲时间来这里做香包,在增加收入的同时,我也希望能把庆阳的香包文化传承和发扬出去。”

记者在基地参观时了解到,现在基地采用流水作业的形式进行工作,不但能提高劳动效率、节约时间,更能提高香包制作的质量。制作好的香包,价格也从十元到上万元不等,附近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也愿意加入到这个行业来。“为了让香包做的更有特色,能够展现当地的文化传统,我们从针法到构图、颜色搭配上都精心设计,每一针都力求做到完美。”武小会说。

为了使庆阳香包更具有市场竞争力,近年来,庆阳市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建设为平台,丰富香包民俗文化,为庆阳香包搭好平台,做好名片,开拓文化产业的销售渠道,举办香包文化节,采用“走出去”的方式,为庆阳香包走出庆阳,走向世界铺好道路。

“庆阳香包是庆阳的一大特色,它不但能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链条,带动经济的发展,更能体现庆阳民俗文化,通过香包刺绣将庆阳民俗风情传递出去,传承华夏文明。”张仁民告诉记者,“创新”已经成为西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共识,为此西峰区专门成立了民俗文化研究机构,激活民俗文化产业活力和创新能力。

  • 上一篇:音乐成就梦想——《全民V歌秀》总决赛在兰州落幕
  • 下一篇:兰州黑家教将8岁娃屁股打紫 被拘留15天罚款1000